運動飲品揀邊隻?

HK sports drink

關於如何補充體液以免脫水在此有詳解《愛水如命上、下篇》,低於一小時的運動基本上喝水已足夠補充流失的水份,不考慮花錢買運動飲品,以免攝取不必要的熱量和化學品例如調味劑及甜味劑。當流汗量超出正常或進行耐力訓練,尤其是汗液中鹽份含量高者,加倍注意電解質之補充。

本港市場POCARI SWEAT和Gatorade知名度較高,近年多了屈臣氏和可樂廠推出兩款牌子,隨手於便利店拿了其中三款500毫升樽庄運動飲品來看,比較標籤上的配料表看看有什麼分別。

各種配料根據包裝時所佔的份量,從大至小依次排序列出,位置越前即表示其比重越高,列表越長即越多添加物。

「Watsons Iso-tone Sports Drinks

屈臣氏愛動運動飲品」

「Aquarius Electrolytes Replenishment Drink水動樂電解質補充劑」 「POCARI SWEAT ION Supply Drink保礦力水特」
水、糖、果葡糖漿、濃縮蘋果汁、調味劑、酸度調節劑(331,330,286,260)、礦物鹽(氯化鈉、氯化鉀、乳酸鈣、碳酸鎂)、增味劑(621)、維他命C、甜味劑(960) 水、葡萄糖、果糖、白糖、酸度調味劑(330,331)、調味劑、礦物鹽(氯化鈉、氯化鉀、碳酸鎂、乳酸鈣)、精氨酸、抗氧化劑(300)、甜味劑(955)、支鏈氨基酸(異亮氨酸、纈氨酸、亮氨酸) 水、糖、酸味劑(330、331、296、575)、調味劑、氯化鈉、氯化鉀、乳酸鈣、增味劑(621)、碳酸鎂、抗氧化劑(300)

三款運動飲品各成份含量

成份 Watsons Iso-tone每100毫升 Aquarius        每100毫升 POCARI SWEAT每100毫升
熱量 19kcal 17kcal 26kcal
碳水化合物 4.1克 4.2克 6.6克
       – 3.9克 4.2克 6.6克
34微克 34微克 483微克(全樽)
14.4微克 8.1微克 195微克(全樽)
1.4微克 0.8微克 20微克(全樽)
0.4微克 1.2微克  0.5毫克當量
氯化鈉 43.7微克 560微克(全樽)
檸檬酸 96微克  10毫克當量
乳酸 12微克  1毫克當量
異亮氨酸 1微克
纈氨酸 1微克
亮氨酸 0.5微克

參看此文《飲水定運動飲品?》,根據建議按個人需要揀選合適的飲品。綜觀三牌子有齊五種電解質,唯獨「Aquarius」添加氨基酸,運動或賽事後同時補充氨基酸有助恢復體力。產品的銷售賣點多落在「低熱量」,低是否一定好,還要考慮糖的來源成份是否健康,如果進行耐力運動,有必要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另一影響選擇因素是味道,各款探用不同程式,甜味較易入口,個人考慮調味劑多寡來選擇。有些人在運動進行中喝下碳水化合物兼電解質飲料會引起腸胃不適,有以下tips給大家。有研究顯示以漱口方式不喝進肚也能有效提高表現35%,研究人員發現碳水化合物觸及口部足以刺激腦部奬賞中心,激活運動元,因此建議運動員口含運動飲品5至10秒,如運動長2小時,每隔半小時含一次。

CL icon 30 +copy right

香港孩童變胖之路(中)

五歲體重已90磅,比同齡學童重20磅;身高5呎初中生一般重90磅,卻長得比成人還要重,逾百磅甚至200磅,子女要長胖到這地步或身體出現問題,家長才懂得漠視眼前健康的代價,現在連幼兒都以學習為重,長此下去難免被世衛預測中全球趨勢,5歲以下幼童超重或肥胖比率,將由2010年的6.7%上升至2020年的9.1%。

導致兒童超重的成因有多方面,剔除遺傳性肥胖,與生活習慣有關而又最關鍵就是飲食。曾探討本地兒童飲食問題的研究指出,不少兒童有偏食習慣,不愛吃高纖食物,變相偏向選擇高熱量低營養價的精製食品,有的討厭高纖食物味道不佳,怕咀嚼或不愛食物的口感,進食蔬果份量比正常少,吃不足兩份水果及三份蔬菜,而肉類比重過多,吸收過量脂肪。

香腸、火腿、午餐肉、包裝蛋糕、菓汁常被家長視為兒童食品,那些醃製肉類及加工食品實則高鈉低營養價值,作小吃的糕點如餅乾、曲奇,成份最多是添加糖及油脂,只宜每周適量進食,不能天天作下午茶或正餐。香脆、甘甜的零食,如汽水、薯片、糖果等垃圾食物被垢病為致肥元兇,這要看家長懂不懂控制他們的進食份量。

在職父母可能趕上班,不吃早餐習慣比例不少,以致兒童沒吃早餐習慣也有兩成,影響到身體代謝效率。帶孩子上茶餐廳食快餐可為家長省工省時,過量調味又營養不高,食物選擇離不開香腸、雞翼、豬扒、即食麵、煎蛋。以下食物於日常餐單中出現頻率越高,體重失控的機會越高:

高熱量、高鈉:即食麵及杯麵、香腸、午餐肉、火腿

高脂、高膽固醇:雞翼、煎炸食物

高糖、高鈉:紙包高糖飲品、濃縮菓味飲品、汽水

飲食失衡不獨是兒童的問題,食快餐、吃零食成人也習以為常,源自家庭的飲食習慣令子女過胖,家長責無旁貸,有時連家長都不懂節制,更喜以食物作奬勵,物質不缺的家庭獨欠飲食教育,對下一代的健康有深遠影響。

CL icon 30 +copy right

運動驅走負面情緒

天天看新聞總有認識不認識的人輕生,邊嘆息感到痛心之餘,更益發推動別人多參與運動的決心。因一時情緒激動或受長期情緒病困擾,而做出不智的決定,為身邊人帶來終生痛楚,若然感到孤獨無助要向專業人士求醫,如發現身邊有朋友情緒低落,不妨帶他走到戶外,即使簡單如十分鐘步行足以暫時釋放當下壞情緒。

培養恆常運動習慣,改善身心健康,成為抗壓疫苗。輕量至中度運動可驅走倦怠感,讓人精神煥發,提升精力,身心獲得安然平靜的能量。即使單一節體力活動足以踢走負面情緒,紓緩焦慮和緊張,改善心情。

運動刺激腦內釋放安多酚產生興奮,長期影響神經傳導系統產生生理上的改變,主宰情緒的起伏。多活動四肢心情開朗,有好心情自然喜歡多動,發展出良性循環作用;反之缺乏運動容易倦怠,精神萎靡心情不好,也沒精力去動,沒運動習慣就要拿出決心打破惡性循環。

一點卻不能忽略,有些人的疲累及壓力反而來自運動,體能水平較低人士謀然參與高強度運動會有反效果,因體力透支而半途而廢,因此要找到適合個人體力的運動處方。

凡事都有解決辦法,遇上令人煩擾的問題,暫時放下憂慮,出外走走淌身汗水,調節呼吸,頭腦變得清晰後,就會找到如何面對的方法、引領走向光明的啟示。

CL icon 30 +copy right

致肥疑兇(一):糖

嚷減肥的人通常只會追問減肥方法,甚少檢討原因,從微觀癡肥或過重屬個人習慣問題,關注全球人口增胖趨勢的學者,追查背後始作俑者,發現並非單純個人行為,而是集團力量製造的飲食環境現象,向消費者大量傾銷添加糖成最大嫌疑。

加工食品中大量使用高果糖的玉米糖漿(corn syrup)之後,糖尿病症湧現,糖尿病患者人口急升兼年輕化,未到中年甚至小童已病發,使醫學人員認定糖乃罪魁禍首。

未有玉米糖漿前,由於蔗糖價格不算便宜,限制甜味食品普及化,越戰時期美國食品價格騰漲,小型農莊得政府協助變身大規模農場大量種植玉米,後來產量過剩,日本科學家將玉米製成廉宜的工業甜味劑,價格比原糖低,且保存期較長,促使食品製造商大量應用於各類食品中,80年代玉米糖漿取代原糖,成為消耗量第一。

大型汽水廠可口可樂及百事以廉價的玉米糖漿取代原糖,節省成本三分一,利潤及銷售量激增,廿年間每年人均汽水消耗量由350罐上升至600罐。汽水之外,玉米糖漿廣泛應用於加工食品如麵包、玉米油、茄醬等等,也是零食少不得的增味劑,健康問題陸續浮現,尤其是90年代初癡肥人口增加惹起科學家對食物中的添加物的關注。

癡肥未成世界公共衛生議題之前,普遍認為致命的心臟病由脂肪引起,但始於70年代已有學者懷疑糖的壞處,因糖廠群起反擊遭滅聲,2009年加州大學三藩市醫學院研究激素異常症狀專家Dr. Robert Lustig,因兒童癡肥問題再次問罪於糖,撰文「Sugar: The Bitter Truth」 控訴糖如何遺害身體,糖的代謝過程加重肝臟負荷,尤其是汽水徒有熱量缺乏營養素,比任何碳水化合物都差。

附和者更提出吃糖會上癮之說,大量食用是潛在危害身體之關鍵,美國人均年耗90磅糖,在美國研究人體代謝糖的醫學專家指出,人體從玉米糖漿和食用糖攝取過量果糖,多餘果糖容易轉化成脂肪,大量糖份進入肝臟,發展成糖尿病及其他長期病患。果糖抑制一種重要激素–leptin的功能,它負責從腹部脂肪細胞將飽足感傳達給腦部,從而控制食慾及食量,若肝臟積聚過量糖份,干擾leptin功能,即使已吃飽仍產生繼續進食的訊息,形成惡性循環。

並非所有學者認同以上說法,認為單一歸咎一類成份致肥的結論過於簡化,葡萄糖為細胞提供能量因此不可能對身體有害,葡萄糖和果糖存在於大部份食物中,體內有不同代謝過程,至今科學界對於果糖代謝過程尚未完全了解。

另一批為糖護航的科學家,將矛頭指向人造甜味劑,90年代出現癡肥問題,正好是人造甜味劑食用量增加趨勢,人體因應血糖升幅分泌胰島素,是否也受其他感觀刺激而額外分泌胰島素仍未分曉,例如缺少運動或人造甜味劑。

只有待更多研究結果,才能越接近真相。人體需要各類營養素,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深信均衡飲食難以推翻的健康法則,問題是食品製造商有否過度使用添加糖,個人飲食中又是否過於依頼加工食品?

CL icon 30 +copy right

港式炒麵蒸飯

要吃就得原汁原味,中式炒粉麵不多下油烹調根本炒不出惹味,可是一碟炒麵差不多達到或超出全日吃鹽和油的上限,想吃就要掌握油膩程度,控制進食的份量和頻率,滿足完口腹之慾就得多運動不能懶散!

下表內任何一款炒麵在營養方面有多樣都屬「高危」,預料中的高熱量來自食材的肉類脂肪和食油,平均油份41%來自脂肪,超過世衛建議30%,當中7%屬飽和脂肪。

肉眼看得見的肥膩反而讓人有戒心,肉眼看不見的無形殺手往往被忽略,見過不少個案身材不胖的人做完體檢後才發現有高膽固醇,每天建議攝取量在300毫克以下,年青人和長者一樣要注意。

每日鈉的攝取量不應超過2000毫克已是常識,份量約一茶匙即5克鹽,下表每碟麵鈉含量全部超標,過量攝取鹽份可引致高血壓及心臟病,有本港大學教授曾指出華人的體質排走體內鹽分的功能較弱,估計港人外食族愛吃的茶餐輕易過量吸收鹽份。

各式炒麵營養資料*

食物(一碟) 熱量(卡路里) 膽固醇(毫克) 鈉(毫克)
豉椒排骨炒麵 1500 140 2900
味菜排骨炒麵 1400 140 3300
乾燒伊麵 1300 65 2700
炒貴刁 1200 230 2700
涼瓜牛肉炒麵 1200 75 3100
味菜豬肉片炒麵 1200 85 2700
味菜魷魚炒麵 1100 330 2900

*2006年食環署調查

中式蒸飯常見材料臘肉、臘腸、排骨和鳳爪,跟飯一同蒸熟的肉類滲出的油份混入飯中,難以避免過量吃進動物性飽和脂肪,令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升高,不利心臟健康。想吃,要好好計劃一周餐單!

各款肉類營養資料**

食物(100克) 熱量(卡路里) 脂肪(克) 膽固醇(毫克)
臘肉 587 48.9 135
臘腸 584 48.3 88
排骨 286 23.6 78
鳳爪 254 16.4 103
牛肉 251 19.2 67
連皮雞肉 186 11.1 67
去皮雞肉 114 1.7 58
田雞 93 1.2 40

**美國農業部食物營養資料庫

CL icon 30 +copy right

飲水定運動飲品?

市面上補充體力的運動飲品,一類以葡萄糖為主要成分,只為身體提供熱量,非補充礦物質為主﹔另一類屬於電解質補充劑,一款是無或低熱量(每8安士少於10卡路里)的片庄或膠囊沖劑,方便作長途耐力賽中輔以運動飲料服用,應付酷熱、高排汗量環境,及適合汗水含鹽份重的人;第二款屬低熱量的電解質飲料(每8安士含10至80卡路里),即是一般市面常見的運動飲品,含4至8%碳水化合物飲料;最後一款針對耐力運動電解質補充劑兼具熱量(每8安士含10至80卡路里)。

電解質有多重要

體液中包含多種電解質(礦物質),有鈉、鉀、鎂、鈣(陽離子)、氯(陰離子)等,這些帶電粒子負責控制體液的分量、保持血液中酸鹼度平衡、參與神經信息傳導、控制心臟收縮及骨骼肌肉運動等,因此,電解質濃度必須維持在一個穩定水平,否則就會影響身體正常運作。一般情況下,身體會自動調節電解質的濃度,經腎臟保留或排出電解質以維持平衡。運動飲品是否每節運動或人人必需,這要視乎運動量及長度,在不必要情況下可能額外攝取多餘熱量,一般情況下體力活動少於一小時,喝水便足夠,超過一小時可參考以下建議:

  • 運動維持60至90分鐘,飲料含電解質較佳(上述第一或二款電解質補充劑)。
  • 運動維持90至120分鐘,飲料兼含電解質和碳水化合物為宜(上述第二款電解質補充劑)。
  • 運動超過兩小時,補充電解質及碳水化合物之外,另加胺基酸,尤其是醣原出現耗損(上述第一或三款電解質補充劑)。

除了因運動大量流汗,肚瀉、嘔吐等情況下引致大量流失體液,都應同時補充水份與電解質。隨汗水流失的電解質最多是鈉、氯,較少量是鉀、鎂和鈣,過多鈉流失是令肌肉抽搐的原因,有些人汗水中含鈉濃度較高,要格外注意鈉之補充。

電解質可從日常飲食中攝取,缺乏各類電解質會出現以下徵狀,列出

的建議份量可作為安排飲食之參考。

電解質 缺乏電解質之徵狀 食物來源 建議每天攝取量*
  • 肌肉抽搐
  • 無食慾
  • 暈眩
  • 酸黃瓜
  • 蕃茄汁/醬/湯食鹽 (1茶匙=2300微克)
1500微克

1300微克

(50歲以上者)

1200微克

(70歲以上者)

  • 酸鹼值改變
  • 不規則心跳
  • 食鹽
  • 部份蔬果  (蕃茄、生菜、梘欖)
2300微克

2000微克

(50歲以上者)

1800微克

(70歲以上者)

  • 肌肉乏力
  • 肌肉癱瘓
  • 精神錯亂
  • 連皮薯仔
  • 乳酪
  • 香蕉
4700微克
  • 肌肉抽搐
  • 惡心
  • 精神錯亂
  •  比目魚
  • 南瓜籽
  • 波菜
320微克(女性)

420微克(男性)

  • 骨質疏鬆
  • 肌肉痙孿
  • 奶類食品 (乳酪、奶、ricotta)
  • 波菜、羽衣甘藍、沙甸魚
1000微克

1200徵克

(50歲以上者)

*Recommended intake is based on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Calcium, Phosphorus, Magnesium, Vitamin D, and Fluoride (1997) and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Water, Potassium, Sodium, Chloride, and Sulfate (2004).

以一位準備跑馬拉松賽的女性作例子,就電解質補充有以下建議方案:

  • 訓練計劃每周3次,2次短途(20-60分鐘)和1次長途(1-4小時)。
  • 多汗,長跑後小腿抽搐。
  • 短途訓練日:因少於1小時無需補充電解質,短途無出現肌肉抽搐,建議起跑前2-3小時喝16-24安士水,而汗量又不超過體重2%,若體重130磅,運動後體重減輕不多於2.6磅,從日常飲食中可攝取足夠電解質。
  • 長途練習日:起跑前2-3小時喝16-24安士電解質飲料,若維持1-2小時不含熱量亦可,若超過2小時,飲料兼含熱量可避免耗光醣原;超過3小時,額外服用電解質補充劑,並視乎流汗量,若超過體重2%,加鹽入水中飲用,及進食高碳水化合物食品。

CL icon 30 +copy right

蕃茄飯

周末外出上館子聚餐機會多著,閒日樂於食得輕盈,蕃茄有豐富茄紅素是必備的食材,可以做沙律或熟食,跟一個日本飲食節目偷師炮製全蕃茄宴,跳出蕃茄炒蛋炒牛肉的配搭框框,簡單一碗蕃茄飯,最適合匆忙的時候做來充飢。

2013.11.1 1

洗米後將整個蕃茄放入電飯煲,跟米一同煮熟,飯熟後搗爛蕃茄和飯伴勻,隨意放適量調味或加香草,由於蕃茄含大量水份,酌量減少水份,以免米飯太糊。

2013.11.1 2

雪櫃總有時候剩了個快爛掉的蕃茄,又欠其他材料配搭的話,這個方法就能輕易解決掉。

CL icon 30 +copy right

 

正視癡肥(四):經濟代價

全球經濟繁榮帶來豐富的物質生活,各國人口從食品中脂肪及鹽份攝取量過高,引發的健康問題喚起政府關注,用於公共醫療開支為國庫造成沉重負擔,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及澳洲,每年用作治療肥胖的開支總數估計達數十億美元(2006)。

因肥胖引發的危疾致早死的議論未有定案,因為有研究反指輕微超重會更長壽,無論如何肥胖以致提高患病風險是鐵一般事實,醫療技術的進步令人延壽,對醫藥需求持續增加。

開先河研究肥胖與醫療開支關係始於美國密歇根大學,該大學研究員十年前以通用汽車18萬員工及其18歲以上的子女作研究對象,量度他們的BMI*並分組,四成員工超重,兩成癡肥,餘下體重正常及少量過輕,結果顯示體重正常者所需的醫療開支是最低的一組,55歲以下超重及癡肥員工的醫療開支顯著較高,比體重正常組別多付1500美元。

最近Duke-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研究醫療系統學系於學術期刊《Obesity》發表的研究報告印證以上結果,身材肥胖程度與醫療開支成正比,BMI一到19或以上所需醫療開支便增加。

調查過該大學參與醫療保險計劃的17000名員工十年間(2001至2011年)的醫療紀錄,證明診金及醫藥費與員工BMI有密切關係。BMI分成3級:19-24合格,25-29屬超重,30以上屬癡肥。BMI越高,糖尿病和高血壓出現率越高;BMI每上一級,因心血管毛病所涉之醫療費用增幅越大。

BMI 19的人每年醫療開支平均2368美元,BMI 45或以上者,開支增加至4880美元。報告指出一點與過往的研究不同,以前認為只有異常超重者才會增加患上與肥胖相關危疾風險令醫療開支上升,實則不然,體重一偏離正常標準便需承受風險。

報告的結論是建議盡快推動社區減肥健康計劃,減低醫療開支。對企業來說,僱員醫保的開銷增加即侵損公司的利潤,至於公共醫療機構有關開支持續上升,就會削減其他福利的支出,由全民承擔的代價。

成功製造快餐文化的美國,對國民展開教育也走得最前及最積極,向來以食物金字塔宣傳健康飲食,改良成個人化的「My Pyramid」,演變到目前的「My Plate」,成績如何還得看國民是否聽話跟著做。當教育成效不彰,唯有向罪魁禍首的垃圾食物徵重稅,藉此減低市民對高脂食物的需求。三年前各國開始採取行動徵肥胖稅:

  • 丹麥按飽和脂肪的含量向食品製造商及入口商徵收稅
  • 匈牙利開徵薯片稅,目標是「四高」食品及飲料:高糖、高鹽、高碳水化合物及高咖啡因
  • 英國審議向汽水徵重稅
  • 美國個別州份推出法案向超出指定熱量的快餐徵收銷售稅

仍以為發胖理所當然或是個人之事,不願改變生活習慣,引來的後果除了經濟損失,更重要是對健康的損害延至下一代,以糖尿病為例,若父母雙方均患糖尿病,子女患病的機會較常人高六倍。減肥絶非時尚,斷不能跟盲目瘦身風氣混為一談,過得好活得開心,注意飲食健康和運動最簡單不過。

*超重或癡肥之定義,以體重與高度比例,計算出身體質量指數(BMI)。BMI算式:體重(公斤)÷身高(米)²

BMI 25-30 過重
BMI 超過30 癡肥

CL icon 30 +copy right

包裝芝士片

超市最常見的包裝芝士片牌子、款式不少,此低脂、彼高鈣,實情是否可信,選購時頗傷腦筋。富含鈣的食品之中,芝士片食用較方便,成為日常吸取鈣的主要來源之一,是豆漿、豆腐、肉類以外最常吃的,因此樂於自行比較,而非盡信包裝上的廣告標語。

選擇中有三種牌子共四款包裝芝士片:

1.「芝司樂(Chesdale)較低脂高鈣」

Cheese Chesdale Trim 500

2.「卡夫(KRAFT)25%較低脂Hi Calcium」

CheeseKraft Less Fat 500

3.「KRAFT低脂」

Cheese Kraft low fat 500

4.「PRESIDENT Light」

Cheese President Light 500

據營養標籤上提供的資料,比較每片芝士各類養份含量,(1)和(2)已提供每片含量,餘下兩款是自行計算出來。

芝司樂較低脂高鈣1片21克 KRAFT25%較低脂Hi Calcium1片21克 KRAFT低脂(括號內數字為每100克含量) PRESIDENTLight(括號內數字為每100克含量)
熱量 51kcal 52kcal 32kcal(665KJ ) 183kcal(36.6kcal)
蛋白質 4.2克 4.2克 4.78克(23.9克) 3.4克 (17克)
脂肪 3.1克 3.3克 0.44克(2.2 克) 1.7克(8.5克)
飽和脂肪 2.1克 2.3克 0.3克(1.5 克) 1.2克(6克)
反式脂肪 0 0.2克 (0.1克) (0.4克)
次阿麻油酸 170毫克
膽固醇 8.8毫克 11毫克 1.6毫克 (8毫克) 4.8毫克(24毫克)
碳水化合物 1.5克 1克 2.02克 (10.1克) 1.9克 (9.5克)
1.1克 1克 2.02克 (10.1克) 1.9克 (9.5克)
膳食纖維 0 0
330毫克 305毫克 217毫克(1087毫克) 187毫克(935毫克)
39毫克
233 毫克 168毫克 160毫克(800毫克)

比較要點是鈣含量,忌高脂、高膽固醇及高鈉。

:(1)和(2)符合每100克不少於240毫克的「高鈣」標準,尤以「芝司樂」含量最高。

脂肪:「KRAFT低脂」不但符合指標(每100克不超過3克脂肪),兼且是四款中脂肪含量最少。(1)和(2)屬於「較低脂」類別(即脂肪含量差異不少於25%),仍要比「KRAFT低脂」高出4倍。

膽固醇:以每天300毫克為限,四款尚算低水平,可是(1)和(2)比「KRAFT低脂」高5至8倍。

:(1)和(2)比另兩款為高,若日食兩片,已是全日建議份量2000毫克的三分之一。

比較過四個選擇,個人會選「KRAFT低脂」,雖然鈣含量不及(1)和(2),卻是最低脂,鈣含量不是最高卻已足夠,兩片已滿足每日三分之一需要(建議鈣攝取量每天1000毫克),兼且膽固醇及鈉含量比其他款式低很多。

CL icon 30 +copy right

 

 

日食青菜保青春

leafy green

勤做運動一來為了身心健康,二則可保年輕,但劇烈運動會釋出破壞細胞的游離基,顧忌市面出售補充劑的成分,寧選擇天然食材並從日常飲食中攝取,來一碗沙律菜,把抗氧化物吃進肚裏去,就能有效阻慢細胞老化,而且不少科學研究證明簡單天然食材足以提供身體所需。

英國一項小型研究發現運動前兩小時進食一碗沙律菜,血液含高水平抗氧化物,足以保護身體免受游離基破壞。

測試中研究員給試驗對象進食一小碗約85克水田芥(watercress),然後上跑步機快跑,驗血結果發現血液中增加的抗氧化物,減輕運動過程中DNA受破壞程度。不止水田芥,其他綠葉沙律菜同樣有效。

從小習慣蔬菜要燙熟來吃,後來發覺沙律菜蠻方便,像這碟日本水菜,加黑醋、胡椒、車厘茄、沙甸魚,已成一道輕盈午餐。

蔬菜富含維他命天天不可缺,勤做運動更加要多吃綠葉!

研究機構:Edinburgh Napier University & the University of Ulster原載:Fogarty, M.C. et al (2012). Acute and chronic watercress supplementation attenuates exercise-induced peripheral mononuclear cell DNA damage and lipid peroxid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FirstView Article, 1–9.

CL icon 30 +copy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