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列:(四)調節呼吸助減壓

電視劇經典場面少不了這一幕,當女主角遇上心儀對象,面紅耳赤,來個心口起伏的大特寫,呼吸越急速顯示女主角就有多緊張。亦有孕婦臨盆的攪笑場面,手足無措之際旁人教孕婦深呼吸,舒緩緊張心情,平伏情緒,這些都是我們熟知的生理反應,返回現實又忘了呼吸是多麼重要。

人遇上緊急狀況感受到壓力時,觸動交感神經系統產生反應,促使人趨向胸式呼吸,這種「打或逃」反應,出於生命受威脅的自我防衛機制,助我們迅速反應逃過危機,蠻荒時代人類靠它獵食與野獸共存,危機一過從喘息中回復正常呼吸。

現代都市生活真正遇上生命受重大威脅的情況並不常見,可是都市人的日常事務大大小小密集產生的壓力,都會啟動交感神經系統的反應,瑣碎事如趕路交通、趕工作死線,人際關係不協調產生的焦慮,睡眠休息時間不足精神萎靡,相比活在原始非洲部落與猛獸共處野外,都市人反而更難鬆弛神經,幾乎沒有喘氣的空間。

持續活在「逃生模式」對健康非常不利,交感神經只該在生存受威脅應急時啟動,而不應時刻活在緊張狀態下,恒常維持既淺又急促的呼吸,使身體組織長期過度受壓,不但身體出現毛病,精神亦會變差。

只要從最基本著手,注意呼吸調節,已可大大改善健康質素。正確呼吸方法應該讓空氣通過鼻孔進入身體,經鼻毛和氣管道表面黏液隔去空氣內的塵埃、細菌。

源遠流長的瑜伽對呼吸有一套方法,以左、右鼻孔輪流呼吸,控制左、右腦部供氧。右邊鼻孔打開直通主管邏輯思維的左邊大腦,刺激交感神經;左邊鼻孔打開直通右邊大腦,刺激副交感神經,促進直覺和創作思維。

總之,當大家感到疲憊倦怠的時候,暫且放低手上工作,放鬆身體,尤其是頸項及肩膊,緩慢地作深而長的呼吸,再伸展手腳,促進血液循環及供氧量,若然晚上無法安眠,調節呼吸亦有助平靜心寧幫助入睡。

CL icon 30 +copy right

呼吸系列:(三)呼吸不良是痛症之因也是果

blowing candles

圖1. 吹蠟燭

想像一下被朋友戲弄,將生日蛋糕插滿數十枝蠟燭,歇力吸一口氣把蠟燭吹熄,頭便會向前傾,肩膊彎起來,這就是刻意用力呼吸的姿勢。

一吸一呼涉及身體內外廿組肌肉,連結著脊柱、肋骨、頸、內臟,亦有主動肌肉和輔助肌肉之分,如果主次角色調轉,問題隨之而來。原因之一可能是長期坐姿不良,發展成淺呼吸習慣,也可能因病患引起的身體痛楚,無法正常呼吸,因或果也好,造成惡性循環。

呼吸不良改變體姿

自然呼吸會啟動橫隔膜的腹式呼吸,先不論何種成因抑制橫隔膜的正常活動,當橫隔膜失去主導功能,對輔助肌肉(頸前位置)增加壓力,頭部被牽扯拉向前,人體重心改變,於是將胸骨拉向恥骨,令腰椎向前彎,缺點是增加腰椎壓力。試留意一下gym內肌肉男,因歇力舉重時往往出現這種姿勢,頭部向前傾,肩膀向上提,腰椎前彎幅度加大,正如歇力吹熄蠟燭的模樣。

barbell shoulder press

圖2. 頭向前傾、腰椎弧度過大

長用手機引致圓肩呼吸變淺

都市人常常低頭用掌上電腦、手機,亦因久坐形成圓肩情況甚為普遍,體型出現胸椎前彎(Kyphosis) 這一狀況,更加要注意呼吸是否變得越來越淺,影响健康。

過度依賴輔助肌肉呼吸會強化上背向前彎的幅度。輔助肌肉位置在肩頸及肋骨之間,把頭拉向前,這型態下橫隔膜難以正常活動,加重輔助肌肉的負擔,肌肉持續繃緊變短,上背肌肉卻過度伸展,圓肩越來越嚴重。

另一輔助肌肉過度活躍之後果,胸骨提升,站姿有如圖2男士拗腰後傾,導致腰方肌(簡稱QL)過度疲勞,造成下背痛。QL(圖3)一端連接胸腔最底一根肋骨,另一端連腰椎,作用是呼氣時輔助胸腔下降,但長期抵抗胸腔被拉起因而變得緊張,演變成背痛的話,影响腹橫肌正常啟動,強化淺呼吸的習慣。

圖3. 腰方肌(QL)

圖3. 腰方肌(QL)

腹式呼吸好處多

  • 穩定腰椎

脊椎骨健康依賴呼吸。前篇提過,橫隔膜的活動與多裂肌、盆骨底肌肉和腹橫肌製造張力,形成腹內腔壓力(IAP),是穩定腰椎至盆骨髖關節的重要原素。

  • 防脊椎老化

橫隔膜吸氣時下降,內臟被壓引發脊椎骨的反壓作用,刺激椎間盤之間滑液的交換,椎間盤因年長脫水引致退化,重覆的推擠提供天然滑液補給,對脊椎起保護作用。

  • 增加攝氧量

橫隔膜呼吸較易達到身體所需的攝氧量,在肺部底的肺氣泡有較多微絲血管,可進行大量氣體交換,淺呼吸所不及。

以前忽略呼吸這一環,每當從學生身上觀察到姿勢不良的特徵,急於從肌肉著手糾正不平衡,過程中常遇到狀況,兼顧收腹又忘了呼吸,呼吸不正確與姿勢密不可分,這亦要學生意識到正確呼吸的重要性,運動訓練才事半功倍。

CL icon 30 +copy right

腹式呼吸VS胸式呼吸

之前有兩篇文章解構呼吸,由橫隔膜主導的腹式呼吸是我們天生便懂的維生活動,橫隔膜啟動腹部深層肌肉為軀幹提供良好穩定基礎,因習慣的改變促使輔助肌肉變成主導,形成較淺的胸式呼吸,實際上如何得知呼吸得好不好,試做以下觀察:

1. 站立檢測

面向鏡放鬆站立,觀察呼吸時肩膊有否向上提升。

呼吸淺者,抑制橫隔膜功能,連接肋骨、頸椎骨及頭顱的輔助肌肉較活躍,牽動胸腔起伏明顯。

2. 臥式檢測

平躺下來,將兩手分別放於胸口和上腹之上,感覺或觀察吸氣時哪一隻手起伏較大,胸口最先且上升幅度最大,是淺呼吸的特徵。

橫隔膜主導的腹式呼吸,因横隔膜向下降推擠腹腔的內臟,吸氣前期首先觀察到上腹漲起,胸口起伏較後期出現。

 

CL icon 30 +copy right

呼吸系列:(二)呼吸深與淺

男士收腹呼吸

網絡照片

 

這是網上搜來的照片,照片沒說明這壯男在什麼狀況下拍下,借來一用作解說。因為常見人練習呼吸常犯的錯誤,刻意過度用力吸氣縮起肚皮,就如圖中男士。

呼吸屬無意識的生理活動,上一章解釋過我們天生用橫隔膜呼吸,因生活習慣或不良姿勢影響呼吸變淺,過度驅動輔助肌肉,削弱橫隔膜功能,影響脊柱穩定性,甚至連體型腹都走樣。先弄清楚正常橫隔膜呼吸(腹式呼吸)有什麼特徵,與胸式呼吸如何有別。

橫隔膜呼吸

一吸一呼涉及廿多組肌肉,它們連結著脊柱、內臟,甚至心臟,在呼吸過程參與程度不一,角色有輕有重,橫隔膜屬主要肌肉,與輔助肌肉共同完成呼吸。吸氣時(圖b)横隔膜向下降,推擠腹腔的內臟向下引致上腹脹起,吸氣前期首先觀察到上腹漲起,後期出現胸口起伏。

Ch.1 Fig 3

正常呼吸的橫隔膜與輔助肌之運作

 

胸式呼吸牽動肩頸肌肉

輔助肌肉(上圖有紅圈部份)不是連接頸椎骨及頭顱,就是連接著肋骨,拉動胸腔提升。若橫隔膜功能發揮欠佳,變成過度倚賴輔助肌肉,(與腹式呼吸的胸腔橫向擴張相反,)胸口過早有明顯向上起伏,牽動頭部,肩膊向上聳,是呼吸較淺的明顯特徵。

過度使用輔助肌肉對肩頸產生不良影響,頸屈肌群(sternocleidomastoid 及scalenes)會牽動頭部向前,可引致肩頸肌肉過度疲勞。過份專注操練上半身肌肉使之過度發達亦可能抑制正常橫隔膜活動,不知不覺錯用輔助肌肉。

呼吸看似平常,卻分分秒秒主宰全身運作,正常的橫隔膜活動兼具穩定脊椎柱功能,良好呼吸維持健康居功至偉,續篇再談呼吸如何在其他方面影響我們的健康。周六教室示範如何分辨腹式和胸式呼吸

CL icon 30 +copy right

 

呼吸系列:(一)呼吸助修身

主宰腹部外形的肌肉,與呼吸關係非常密切,如何令身段修長,肚腩平平,先練好呼吸。

呼吸,屬無意識的活動,與生俱來的能力,每吸入氧氣,含有氧氣的血液經肺循環系統供給全身,將代謝物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吸氣時橫隔膜下降,胸腔空間增大,外面空氣走入肺部,使體內壓力與氣壓平衡,因橫隔膜的回彈性能使它在呼氣時恢復原位,加上輔助肌肉協助下完成呼氣動作。

呼吸不單止維生的活動,對脊柱及胸椎健康有深遠影響。橫隔膜之活動,同時啟動腹腔的深層肌肉,為腰椎與盆骨關節起穩定作用。

人天生就以橫隔膜來主導呼吸(diaphragmatic breathing),坊間又稱腹式呼吸,由於成長階段累積外來因素及日常習慣干擾,例如地面硬度、精神壓力、飲食中之營養攝取、慣性姿勢等等,都會減少橫隔膜的活動幅度,加重輔助呼吸的肌肉之負擔,變成胸式呼吸(chest breathing),削弱橫隔膜的功能,破壞先天預設的連鎖反應,連體型也起變化,身形走樣,下腹鬆弛,兼失去保護脊柱的作用。受腰患困擾人士這部份喪失原有功能,腰痛是起因也可以是結果,至於是否起因,看個別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主導呼吸的肌肉是我們看不到的橫隔膜(D),吸氣時橫隔膜向下降,驅動腰腹間的深層肌肉產生協同作用,與腹横肌(A)、骨盤底(B)及多裂肌(C)形成張力,構成內腹腔壓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統稱為深層肌肉群組(inner unit)(圖1),支撐起腰椎與盆骨關節,使人能抵抗地心吸力站立走動之基本條件,讓四肢發揮活動能力的核心。

Ch.1 Fig 1

圖1- Inner Unit: (A) 腹横肌、(B) 骨盤底、(C) 多裂肌及(D)橫隔膜

 

對身體結構沒了解前普遍對腹部肌肉有個大誤解,將鬥身材的「六舊腹肌」單一看成腹肌之全部,我們的軀幹能夠前後左右屈、伸,兼左右扭動,因腹部肌肉結構殊不簡單,其實維持體形腰線美觀不獨靠這洗衫板,它僅僅是最表面的一層。

胸腔、盆骨及腰椎之間的空間,由腹肌如外牆般包圍起來,起保護內臟作用及塑造外型。將腹肌逐層掀開,最底層也是至重要的結構是腹橫肌(簡稱TVA)。TVA(a)上面覆蓋腹內斜肌(b)和腹外斜肌(c),最外層是俗稱「6 pack」的腹直肌(d)。

Ch.1 Fig 2

圖2 – 腹肌結構:(a) 腹橫肌、 (b)腹內斜肌、(c)腹外斜肌、(d)腹直肌

 

吸氣時腹橫肌收縮,形成內腹腔壓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呼氣時全部腹肌變成主動,進一步收縮將腰間收緊。一天平均呼吸二萬次之多,若能正常發揮橫隔膜呼吸肌肉時刻都在運動,自然維持腹部緊緻美觀。

吸氣時腹部橫切面(中)

圖3 – 吸氣時腹部橫切面

 

細心觀察呼吸時的身體變化,下章會詳細分辨腹式呼吸及胸式呼吸,判斷橫隔膜功能是否正常。

CL icon 30 +copy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