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胖胖惹人喜愛,卻遮蔽背後潛藏的健康問題,兒科醫生一再警告,超重學童的身體狀況比成年人差,提早出現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警醒政府在小學校園啟動連串「減肥」措施。兒童健康問題有多嚴重,可回顧過去十年本港醫學界的發現。
- 中大內科及藥物學系2000年抽驗一批9至12歲學童,當中四成超重,有些驗出有高血壓、高膽固醇,胰島素偏高更是演變成糖尿病之前奏。
- 小童癡肥個案增多,2004年中大兒科平均300多宗新症,比1995年增加三倍。
- 2006年超重學童人數比例18.4%,亞洲區內第二高。中大體育運動科學系調查過,超重男生比率22.5%,超重女生比率16.8%,13年以來上升一倍。
- 升小一學童的肥胖比率由1996學年的11.3%,升至2009學年的16.6%。
令人憂慮的是幼童出現相同趨勢,2007年在母嬰健康院接受服務的3至5歲幼童,約7.7%肥胖,2011年在健康院接受服務的4至5歲幼童,肥胖比率上升至9%。
學童肥胖面對的健康問題跟成人一樣嚴重,較易患上代謝綜合症,徵狀包括高血壓、三酸甘油脂過高及中央肥胖,而過量脂肪積聚肝臟會損害肝功能,引致肝功能退化。而血管積聚脂肪令血管彈性變差,妨礙血液供應,當活動量增加無法輸送到心臟,惡化下去變成血管硬化,嚴重會引發心臟病及中風危機。不用等到晚年,成長後提早到30、40歲患糖尿病甚至出現血管硬化,也有兒童已患高血壓,情況壞如50歲成人,血管積聚脂肪的嚴重情度等同做了10年煙民。
糖尿病、高血壓無法根治,要吃藥醫足一世,越早發病會增加患腎衰竭及心血管疾病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跟不良生活習慣有關的慢性疾病其實可一早預防,若然家長輕視均衡飲食及運動的重要性,當前只管子女讀好書考高分,跑出領先後,他朝比人更早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