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褲有無效?

美國運動學會曾拿美國運動服裝品牌Fila出品的女性運動修身褲做測試,驗證是否如廣告上聲稱可提高肌肉運動量之效果,從而提高消脂效率。

受測試的修身褲名為「Toning Resistance Tight Capri」,每條售價50美元,據稱以獨特剪裁縫上產生壓力的布幅(compression toning panels),突顯線條並加強做運動效果,布料採用彈性拉架人造纖維,官方印刷宣傳品上聲稱這條修身褲比一般運動褲可加強肌肉運動達五成(50% increase in muscle workouts),及提供多四成承托力(41% more support)。

測試目標就是針對產品是否可增加肌肉活動量,提高熱量消耗,並促進肌肉結實程度。

16名女性分別穿上這條修身褲及普通運動短褲在跑步機上做步行測試,她們的臀部及腿部均接上儀器測量肌肉收縮情況,並量度運動時最高攝氧量。

先談測試者的個人感覺,有人表示穿上Fila修身褲後,肌肉有被擠壓感覺,比穿短褲較難跨開腳步。

再看實際數據,測試者穿上Fila修身褲後步行,熱能消耗量確實比穿普運動短褲多,僅僅每小時多5卡路里(每分鐘0.09卡路里),相等於半粒M&M朱古力!實際效果微不足道,下肢肌肉亦無顯著增多活動,更惶論提高5成活動量。

研究員指出,透過剪裁術縫上壓力布幅所造成的阻力對臀部及大腿肌肉屬小兒科,根本起不到作用,若要令肌肉活動量提升五成,除非穿上綁手綁腳束衣,緊到連一步路都走不到,阻力才夠大到顯著消耗體力。

市面上聲稱具束力助修身消脂的服裝多不勝數,效用在於滿足消費者心理上要求,肌肉被擠壓產生結實感的錯覺讓人感覺良好,要結實肌肉修身必需要適量運動刺激身體。以束衣提升臀部或其他部位改善外觀並無不妥,因此而令人樂意穿上多做運動,起鼓勵作用也算有其價值。

(資料來源:2012.11 Fitness Journal)

CL icon 30 +copy right

健美鞋修身功能有多真

早年潮興一時的厚墊圓底涼鞋或冠稱運動健美鞋,找來一份對其效用進行的測試報告,熱潮雖減褪,仍對消費者有參考價值,日後再有類同產品要再加三思。

該報告由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拉克羅斯測試三款人氣健美鞋,MBT (Masai Barefoot Technology)、Skechers Shape-Ups、 Reebok EasyTone,售價由2000港元至數百港元。不過Reebok EasyTone於2009年已遭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警告立即停止銷售,指其有關聲稱無足夠證據,更被罰款近2億港元,Reebok否認聲稱失實,純粹為免捲入漫長訴訟而自動撤回有關聲稱。

以下是各家品牌就之產品說明:

1. MBT(Masai Barefoot Technology) :「有助解決膝關節及腰部問題,舒緩頸部壓力,舒緩關節痛楚,提臀修腿功效,站或跑比一般運動鞋消耗更多脂肪。」

2. Skechers Shape-Ups :「美國及日本4個臨床實驗報告顯示增加肌肉活動量及消耗熱量。」

3. Reebok EasyTone:「步行時大腿後肌及小腿多運動11%,令臀部結實28%。」

研究人員給測試者穿上3款健美鞋及New Balance跑鞋,於跑步機上步行測試運動量,利用儀器感應多組肌肉收縮程度。報告結果顯示,三款運動鞋皆達不到聲稱的效果,至於能改善平衡力之效,則需要再詳細研究。

有測試者或用家自稱穿上健美鞋比平時多用肌肉,參與研究的專家指鞋底厚度多幾寸帶來與別不同的足感,任何平時不常穿的鞋子,都會讓肌肉不適應而自然產生疲累感,活動刺激去不到臀部、大腿後肌及小腿,長期穿著的話會改變正常步態,若然穿著者本已足部下肢偏離常態,可能引發更多足部問題。

從另一角度看,若可鼓勵平常不愛動的人因為期望鞋子帶來改變而願意多走動,未嘗不是好事。

(資料來源:Fitness Journal 2010.8)

 

運動手帶work唔work

手帶

平日甚少留意運動飾物,一篇實驗報導引起注意,有說運動手帶、手環可提升運動表現,究竟有無效?

由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ACE)資助進行的實驗測試其中一款膠製運動手帶,有運動名人促銷的手環Power BalanceTM,聲稱人體能量場及份子以一定頻率振動,手環內置立體投射標籤以指定頻率以恢復能量平衡,戴上後可提升力量、柔靭度及平衡力,實驗是要拆穿手帶是否具有如廣告所說的功能。

研究員照足商品上載網站的影片做同樣測試,請來42名大學生,男女各半,接受四項體能測試:柔靭度、平衡力、力量及立地跳高,各人都會戴上Power BalanceTM手環及普通的手環經兩輪測試,他們並不知道戴上哪個手環,也沒指定先後次序。

測示結果,戴上Power BalanceTM並沒有顯著優異表現,有趣的是,排在第二次測試的手環,測試者都有較佳成績,因為經第一次熱身後,第二次重做測試已有心理準備,無論戴哪款手帶都沒那麼容易被人推倒,這可解釋有些推銷員,給顧客戴上品牌手帶後,再度測試平衡能力高了,就是這道理,而非數百元手帶的神力。

研究員直言這商品是騙局,至於有些用家聲稱有效,純粹心理作用,當內心有股信念,加上別人的「見證」,尤其是名人代言,消費者自我催眠「某某都話有效,怎會騙人」,可信性牢固於心。

產品玩心理,你又甘不甘心被玩?

CL icon 30 +copy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