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對磅數異常敏感,擔心肥瘦影響外貌多於健康,相反男士普遍對體重腰圍好少理,注重身型的男士追求上身健碩,忽略中央肥胖敲響健康的警號,腰圍吋數反映體內腹腔內脂肪含量,腸臟脂肪越多患上心臟病、糖尿病風險高出多倍,腰圍超過以下標準即屬中央肥胖:
男性:36吋(90厘米)以上
女性:32吋(80厘米)以上
(正確量度方法詳見篇末)
大肚腩反映腹腔積聚過多脂肪,包圍腸臟的脂肪組織特別活躍,會釋放多種細胞激素,引起的生理連鎖反應比儲存於皮下的脂肪可怕,其中一種分泌物會刺激血管收窄,容易引起血管發炎,可導致血管栓塞。
腹腔脂肪製造大量游離脂肪酸,經血管循環至肝臟,用來製造大量膽固醇。
肝臟脂肪過多除了形成脂肪肝外,當肝臟多用脂肪提供身體能量,便會減少用糖,導致血糖上升,間接刺激胰島素分泌,過多胰島素又令腎臟吸取大量鹽分,導致高血壓風險,形成代謝綜合症(Metabolic syndrome)的三高(膽固醇、高血糖、高血壓)病徵。
代謝綜合症即多種新陳代謝問題集於一身的疾病,中央肥胖加上以下任何兩項徵狀即屬代謝綜合症:
- 高血壓
- 高血糖
- 高甘油三酯
- 高密度膽固醇低於標準
研究本港人口肥胖趨勢的專科醫生,8、9年前已指出港人未到中年(男士30歲、女士40歲)已大肚腩,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病已非老人病,「港人愛吃快餐、懶運動」*促成糖尿病年輕化。為健康減肚腩,改變飲食習慣及多運動,雙管齊下,方可熱量攝取和熱量消耗取得平衡。
正確量度腰圍步驟﹕
- 把軟尺圍繞腰部
- 軟尺放置於胸骨及盆骨中間位置(非肚臍位置)
- 呼氣,然後量度
- 軟尺不能太鬆或太緊,要成水平線
* 2006.9.29「明報報導」明德醫院內分泌專科顧問醫生陳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