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高爾夫球揮捍動作(圖1),球手的胸腔向右旋動把球捍向後拉,為擊球前蓄力,軀幹回旋向前揮捍擊球把力量釋放。若胸椎欠缺靈活,可能拉動下盤使重心不穩。運動之外,平常如呼吸、走路,日常生活大小活動,需要經常旋動身體,健康的腔椎既能動,亦要夠穩定。
胸腔結構連結著不少大肌肉包括腹肌和豎棘肌,影响它的活動,12對肋骨後接12節胸椎、前面連接胸骨,連接關節比腰椎多,活動度也比腰椎要大。
正常之下胸腔正位於盆骨之上與之對齊,中央接連上下兩大結構的骨骼就是腰椎,這桶形空間(圖2)保護大部份重要內臟和器官,構成這空間有如上蓋的橫隔膜、底部的盆骨底肌肉,如牆壁把空間圍起的腹橫肌,於後方承托的腰肌和腰方肌,這結構簡稱TPC(Thoracopelvic Canister),全都影响胸腔與盆骨之穩定及活動能力。
如果胸腔活動不足,衍生不少問題。步行中四肢擺動帶動胸腔旋動,於動力鏈中的作用不可缺少,唯有將工作轉嫁到肩胛、腰椎、盆骨等部位,增加其他肌肉的負擔。妨礙自然的橫隔膜呼吸,更加倚賴輔助肌肉,強化較淺的胸式呼吸。
胸腔活動能力失常,可能兒時發育未完整,中央神經系統沒完全發展;身有創傷包括手術後的傷口,更多的是後天行為,自小養成的生活習慣和姿勢,靜態的生活模式、職業、運動;情緒、壓力,也會令胸腔和脊椎僵硬。
通過糾正運動可逐步恢復胸腔之靈活度,先伸展緊張肌肉,調正胸腔與盆骨的位置,同時改善呼吸方式,學習腹式呼吸,強化TPC成為穩定的旋轉軸心,再做阻力訓練帶動胸腔左右旋動。
Pingback: 強化胸椎活動練習 | Personal Training
Pingback: 強化胸椎活動練習 2 | Personal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