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癡肥(三):都市化的代價

過去數十年全球經濟增長,像中國崛起的發展國家,鄉鎮變成大城市,物質豐足,享受現代化的便利,而受惠不止城市,亦沖擊農村樸素生活模式,靠山食山靠水食水已不是唯一選擇,現代人的身體狀況亦跟隨起劇變。

十年前中國發表全國性營養調查,跟世界各地大城市出現相同趨勢。根據2004年「中國國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全國有2億成年人超重(超過標準體重10%),佔總人口23%,肥胖人口(超過標準體重20%)6000萬人,佔人口達7.1%。

大城市的人口肥胖率比農村嚴重,快餐飲食文化入侵,輕易從飲食中攝取過量熱能,每5名北京居民中有一人過胖。中國營養學會指出,城市人消費過多禽肉類及油脂,穀類則偏低,北京居民每天攝取植物油量高達83克,嚴重超出建議的25克。 

伴隨而來的危疾湧現,全國患上高血壓人口達1.6億,連農村患病率亦直追城市,成人患糖尿病佔2.6%,推算總人口2000多萬,血脂異常有18.6%,人口1.6億人。 

貧農勞動量高,沒多餘營養,反而是健康之道,近年卻起了變化,中國官員發現,農民缺乏營養知識,將農場雞蛋賣掉,買朱古力及餅乾給家中孩子吃。 

一本推崇中國農村飲食法的書籍恐怕快要改寫,美國營養專家Dr. T. Colin Campbell 於2006年出版的著作《The China Study》,調查中國人飲食習慣,並搜集中國人血液樣本,研究指中國人飲食習慣少肉多菜,印證素食比肉食習慣減少引發致命疾病。 

傳統飲食智慧不能保存下來,中國下一代的健康堪憂。國內糖尿病童人數多美國四倍,2009年「中國健康及營養調查」發現,有170萬名7歲至18歲青年患糖尿病,2770萬人屬前期糖尿病患者,佔1.9%青年,比較美國0.5%高四倍,長遠而言對國內醫療系統帶來沉重負擔。 

生活富饒,卻利口不利腹,起居習慣的改變,缺乏運動亦是變胖的原因。2012年「中國國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跟進市民七年起居習慣對健康的影響,擁有汽車的男性比沒車的男性更重、腰圍要粗,女性也有此增重現象,卻沒男性般明顯。

經濟發達讓我們得到優裕的生活之餘,亦要懂得自律,賠上無價的健康多不值得。

CL icon 30 +copy righ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