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未然永不言遲

改變教人害怕,不改變的後果更可怕。

2012年美國心臟協會的統計數字,2008年超過八十萬宗死亡屬於心血管毛病(CVD)。吸煙、少運動、飲食不調都是引起高血壓、肥胖、高膽固醇、糖尿病等風險因素,綜合18項研究報告,對逾25萬名男女進行調查,55歲組別有兩個或以上風險因素人士,死亡率比沒有風險因素人士高出三至六倍。

禦防發病的措施可分三個階段:

階段一:防止出現風險。

階段二:風險因素已存在,例如過重及高血壓。

階段三:曾病發,康復療程過後,防止再病發。

任何一階段,運動都是藥物以外的最佳良方,甚至效果比藥物更好。

對於長期病患者,如患上冠狀動脈疾病,若每周運動三小時(約消耗1500卡路里),防止冠狀動脈閉塞情況惡化,如每周運動六小時(約消耗2200卡路里),更可改善病情。

冠心病患者其一選擇是做通波仔手術,另一選擇就是改變生活習慣,每周做三小時中度運動,一年後,心臟病發或需要再做手術的情況相對較少出現,病患者的體能提升16%,醫療開支更可減省一半。 一項針對3234名早期型糖尿病人士(尚未成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將他們分組,一半人每周運動150分鐘,另一半人服食降血糖藥,經過三年跟進,運動組對減少形成二型糖尿病的效果比服藥高兩倍(2002年)。

為家人為自己,是開始運動的最大動力。

CL icon 30 +copy righ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